-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清代话本作家、养生专家石成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石成金(1659—1739后),字天基,号惺庵,又称惺庵愚人、觉道人、良觉居士。清代话本作家、养生专家。江都桥墅人。 石成金出生在一个生活较为富足的书香门第,家在艾菱湖畔有田
石成金(1659—1739后),字天基,号惺庵,又称惺庵愚人、觉道人、良觉居士。清代话本作家、养生专家。江都桥墅人。
石成金出生在一个生活较为富足的书香门第,家在艾菱湖畔有田40余亩,另在东乡高彭桥亦有田30亩,父祖俱以耕读贻后。他甫离母胎未满一周,母即无乳,只能哺以糕粥。因为兹时食不知饱,离食即哭,其母不得以悉听其意,故大伤脾胃,染成疳疾。
就是这样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长而向学,却是绝顶聪明,识者均钦其早慧。石成金六岁开始拜师训读,经过十年寒窗,已经是饱览经史,谙熟词曲。可惜体质太差,无法应试,只得弃儒学医。其父自吴归,特购王肯堂医书《证治准绳》八十本,薛立斋《医案》四十本,杂医书十数种,让其自学习医。他在习医之余,又留心书法、绘画,并涉猎群书,于天文、历法、堪舆阳宅、术数、相卜、禅家参悟、玄教修炼等三教九流,无不钻研。这使他知识广博,成了名副其实的杂家。(企鹅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石成金在“半如昔日之渊明”的田园生活中著书立说,生平“著书九十二部,不啻百万言”,其存世作品体制驳杂,有小说、歌谣、论说考据、笑话寓言、俗谚联句、画题画赞等,其内容也涉及社会趣闻逸事、民间风情习俗、农医阴阳、儒释道经典等。
石成金的话本小说有《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新刻扬州近事通天乐》等两部52篇,还有《通心眠》40卷、《赛晨钟》100卷。这些话本小说不像宋元明清话本那样忆旧事、演古史,而是专写时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凡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感激,皆笔于书”,书中人物事迹大多可考,因而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对于他的这些小说,学术界评价不一,有的甚至认为是“说教气味很浓”。但美国学者韩南在《中国白话小说史》中却特别提到石成全,认为他的小说“记扬州地区新闻故事,富有地方特色”,“是白话史第一个署真名的作者,具有简单的审美观和很深的宗教道德观念”,堪称“诲人不倦”,“令人感兴趣的是材料和其中表现的作者的理想”。《清代小说史》中则评价他的小说“表现了话本小说家一种追求开放的心态,一种尝试革新的勇气”,真是见仁见智。
石成金对养生著作投入颇多,著有《长生秘诀》、《养生镜》、《长寿谱》、《救命针》、《食愈方》、《延寿方》等。他最初弃儒学医,是因为觉得学医“既可以保己,又可以济人”。后来,他感到自己无力承担起医治他人的责任,就又从临床医学转为养生研究,以求施善与人。他继承了我国古代丰富的养生理论,又结合他自身的实践,形成了融合儒、释、道养生理论的养生观。他提倡“善养生者当以德行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他认为“惟德可以延年”,并辅之以食疗、食补。他研究编撰了《乐学歌》、《知足歌》、《乐志歌》、《自在歌》等“养生十歌”,不仅对养生保健有宝贵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生道路方面也有深刻启示。2013年,石成金的“养生十歌”曾被作为迎接高考的阅读素材。他本人以羸弱之躯而能长寿,亦足见其养生保健的实践效果。(企鹅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石成金一生未曾中举为官,但交游广阔,以其广博的知识才倾官府,并与官场交往,当时江都知县熊开楚、扬州知府左必蕃均与其过从甚密。他撰有如何做官、如何在公门中修行积德的著作,如《官念珠》、《升堂切戒》、《铭心记要》、《千门种》等。熊开楚亲自为其作序,称其“熟于吏治,练于世情”,将其这类著作
命名为“嘉官捷径”。石成金写的《传家宝》,是一部杂著,流传甚广,影响也很大。《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云:“石天基辑的《传家宝》一书流传海内,其书上至仕宦,下逮士农商贾百工。其日用服食居处之琐,分门备载,卷轴颇繁,无不切迫易行”。左必蕃也专门为之作序。
此外,石成金还有四书类著作《四书浅税》27卷,儒学类著作《圣学正宗定志录》等,医学类著作《医学心得》20卷,艺术类著作《写字心得》、《学画心得》,杂学类著作《新闻集异》10卷,佛教类著作《修持正谛》、《度世金丹》等,均为海内外收藏。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zonghexinwen/2021/0611/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