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伊斯坦布尔》书评:一位作家对城市历史的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当把对一座城市的记忆用照片和文字串联起来时,多多少少会带有主观的色彩,因为照片是经过主观挑选的,文字更是主观表达的结果,帕慕克就这样给我们呈现了伊斯坦布尔的历史。
当把对一座城市的记忆用照片和文字串联起来时,多多少少会带有主观的色彩,因为照片是经过主观挑选的,文字更是主观表达的结果,帕慕克就这样给我们呈现了伊斯坦布尔的历史。但这又不完全是伊期坦布尔的历史,如果准确的表达更像是帕慕克记忆的伊斯坦布尔。或者从另一个侧面也像是帕慕克的小传,这本书描述了他自童年起到打算成为作家的之间的岁月。一个城市的历史与个人的历史没有任何痕迹地融合起来,城市里有作家的身影,作家的身上也映衬着一部分的城市记忆。
这本书收录了大量的旧照片,有作者找寻到的,也有作者自己拍摄的或被人拍摄的。如果这些照片单一地呈现到一处,仅能代表瞬间的视觉冲击,当大量的照片充斥在书中时,不禁对一个城市有了莫名的关切。旧房屋,无意识被拍到的人,还有作者和家人的合影都代表着在这个城市曾经发生过什么被瞬间记录了下来。不管有没有引起注意,但其实实在在发生了,因为被记成了影像,借由作者的文字,被许多人看到照片中的人,一些或许早就不知身在何处,甚至他们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一张照片存在,自己的某个过往瞬间被记录了下来。
一些照片像是街头即景,只不过偶尔把人记录在了照片里。但许多年后,正是这些无意识闯进照片里的人,才让照片充满“故事”。他们的穿着、神态,甚至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透露出过去那个时代的信息。这也不禁引起探究,甚至通过照片里人的表情猜测,那一瞬间他到底在想什么。这么多年过去当然无所追忆,就算找到照片里的人,他可能也会是一脸惊愕。
有人物的照片比单纯只有景物的照片更能引起关注,书里有一张照片是一个小女孩环抱一只盆,盆里堆满了装在包装里的物品,看不出是什么,她冲着镜头没有惊讶,也没有惊慌,抿着嘴定定地看着镜头,一切心事都藏在深邃的眼睛里。与她成一条对角线的是一位男孩,离镜头较远,他也近乎用同样的表情看着镜头,他们眼睛里有同一种情绪,似乎有些愁怨。
他们身处的背景,是残破的围墙,到处丢着石块的土路,还看到了小时候曾见过的一种石材板,更为触目的是一座微倾的二层小楼,有的窗户隐约能看到窗帘,有的大概是公共区域的窗户,被木条、大小不一的木板歪七扭八地封住了,楼房的建筑板材裸露着,一切都透着荒凉。唯一让人感到生活气息的是楼房前的一小块空地上拉着长长的晾衣绳,上面挂满了各式衣物。女孩和男孩的表情,残破的街景与像宣告领土属地一样的旧衣物,都真实地记录了伊斯布尔的某个历史片断。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未执着于要完全记录一个城市的历史,而是透过照片和一些文字,让读者看到在这个城市曾经发生过什么,你可能和它相距遥远也与那个时代相隔甚远,但情感是可以共通的。这样的情感可以影响更广泛的人,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从始至终全书都弥漫着一股忧伤,这不是哭天喊地的悲戚,也不是垂泪无言的痛楚是忧伤。这样的忧伤不需要有共同的成长背景,也不需要有地域认同,更不需要酝酿某种共通的情绪,只要一深入看下去,就会被忧伤俘获深陷其中。
与其相呼应的是全书在多处提到过的“呼愁”,这个词几乎贯穿到全书始终,极像这本书的关键词。但“呼愁”不能等同于看书的感受——忧伤,呼愁更像是一种有过共同经历、有过共同背景的一种集体情绪,这种情绪只能发生在伊斯坦布尔,如果放到别处就不会是呼愁。在这种强烈的背景之下更添了作者文字透露出来的深情,刚刚提到的照片里的小女孩和小男孩,他们的眼睛里透出的原来是呼愁。
在城市的历史里帕幕克穿插着个人的经历,从童年到少年。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就像所有大家庭一样,和谐美满的外衣下到处是伤疤。他从没故意隐瞒这些,甚至父母的争吵和父亲的外遇他都如实地记录下了下来。这大概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记忆缩影,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可能处处藏着这样的危机,人在变革前的迷茫与失落,试图通过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可能是激烈的表达、争吵,不欢而散,而帕慕克开始经常逃学,游走于城市的各个人角落成了一个沉默的观察者,这种观察为他后来的弃画从文埋下了伏笔。
在这部书中帕慕克交代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要放弃画画改为写文章。事实证明他的选择让他攀向了更高的山峰,他最终拿到了令人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伊期坦布尔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里,成为他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地域标签,不仅是他的故乡同时也是他文学上的故乡。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zonghexinwen/2021/0517/1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