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男作家,写出最偏执的爱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像《布达佩斯大饭店》这样的电影,无论看多少遍都不会感到厌烦,因为你总会在每一次的观影过程中收获新的感受。 或许,在第一次观影时,我们更关注的是剧情叙事,第二遍我们开
像《布达佩斯大饭店》这样的电影,无论看多少遍都不会感到厌烦,因为你总会在每一次的观影过程中收获新的感受。
或许,在第一次观影时,我们更关注的是剧情叙事,第二遍我们开始认真思考每一句台词和其中的隐喻,第三遍观影,更多的是被电影中的美学所震撼,复古的色调,奇妙的对称式构图法,甚至连画面比例都是有讲究的。它就像一幅在墙上展览的名画,当你放大画中的细节,越是感到震撼。
《布达佩斯大饭店》真的是一部很神奇的电影,学绘画的人看到了色彩之美、构图之美,热爱音乐的人听到了配乐之美,而对文学感兴趣的人会看到这部电影背后的灵魂人物——斯蒂芬·茨威格。
“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受斯蒂芬·茨威格著作启发)",这是电影结尾处写着的一句话。
事实上,这位伟大的作家确实在电影中“特别出演”了,除去开头出现的“作家”一角,在主角古斯塔沃身上也能看到茨威格的人生缩影,在野蛮的乱世中他们身上仍然闪烁着人性的光。
如果读过茨威格的自传体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会对电影中刻画的时代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最后一节,茨威格悲壮地引用了莎士比亚的戏剧《裘里斯·恺撒》,以此暗喻当时的年代:“罗马的太阳已经沉没,我们的白昼已经过去,黑云、夜露和危险正在袭来,我们的事业已成灰烬。”这正是印证了电影最后的结局。
茨威格的小说如今被翻拍成众多影视作品,比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英宫恨》等,但如果要了解茨威格,单单靠这些影视作品,显然是不够的。
茨威格的前半生,可以用风光无限来形容。
出生于富商家庭,他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从小就在文学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大学期间出版诗集,23岁博士毕业,随后出版第一本小说,周游世界,他的前半生已经达到无数人一辈子都无法触及的高度。
茨威格身上有浓厚的知识分子气质,合身得体的西装,打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一副眼镜架在鼻梁上,再加上两撇胡子,隔着照片都能感受到的儒雅书生气。
看过他的传记,里面有一句话单拿出来容易被鉴成凡尔赛文学,他说“我从未在报纸上刊登过任何形式的广告,但我的每一本书在德国第一天公开发行时,就会销售两万册。有时我想有意识地避开那种成就,可是它却始终如影随形。”
甚至连他自娱自乐写的《富歇传》,他本料定不会畅销的一本书,也能在一年后达到五万册的销量,毋庸置疑,他是当时的明星作家,而作为畅销书作家的烦恼,可能就是太红了,无论走到哪都容易被人认出来。
传记里还写到他豪华的朋友圈阵容:
生活隐秘低调的里尔克,虽然住在设施简单、没有装饰品的房子,但房间里却一直放着鲜花,茨威格写每次和他谈话总会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觉得自己也超凡脱俗;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罗曼·罗兰,茨威格拜访过他的住所,还曾收到过他赠送给自己的手稿;
还有,工作起来几乎废寝忘食的雕塑大师罗丹,茨威格由此洞察到伟大艺术的秘密就是“只有把自己置之度外,忘却整个世界的嘈杂与纷乱,才能达到这种艺术上的高度”。
要说斯蒂芬·茨威格在中国流传度最广的小说,要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十五年前,徐静蕾将它拍成电影,一举拿下了第二十五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美术奖,还有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至今在豆瓣电影的评分都仍维持在7.5分。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zonghexinwen/2021/032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