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是否“眼见为实”?作家陈春成在“隐秘世界”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陈春成的作品,是在梦境、假想、幻觉与现实之间游走,仿佛乘着时空穿梭机,不断抵达那个叫做潜意识的隐秘世界。而那个潜意识世界,是折叠的现实世界被摊平后的延伸,以与现实
陈春成的作品,是在梦境、假想、幻觉与现实之间游走,仿佛乘着时空穿梭机,不断抵达那个叫做潜意识的隐秘世界。而那个潜意识世界,是折叠的现实世界被摊平后的延伸,以与现实世界同样真实、合逻辑的状态存在,并与现实世界之间过渡自然、来去自由。二者不分界限,甚至本来就没有界限。准确地说,它就是另一个现实——超现实的现实。
资料图 图源 TAKEFOTO 图文无关
解谜:一个迷人的过程
在中短篇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中,这个超现实的隐秘世界以各种形式呈现。《夜晚的潜水艇》中,是作家“我”的文学想象力;《竹峰寺》中,是“我”对蛱蝶碑的猜想;《传彩笔》里,它附着在老叶叔叔的梦和最后的作品上;《裁云记》里,它变身为没有尽头的游戏;《酿酒师》中,它是各种功能神奇的酒;《〈红楼梦〉弥撒》里,它是如同宗教教义一般的《红楼梦》;《李茵的湖》里,它化为那个令人好奇、神往,隐含了李茵无意识中童年记忆的“湖”;《尺波》里,它包含了张焕的梦、铸剑师的梦和“我”听来的故事;《音乐家》里,它成为无边无际的通感。通过想象、梦境、游戏、神话、联觉等不同载体,陈春成的每一部作品都以写实笔法再造了超现实世界,而后带领读者在整体玄幻、局部写实的多维时空中解谜。
对于当代读者来说,多维时空的故事并不鲜见,无论博尔赫斯的网格时间观念,还是好莱坞电影中的平行时空,都带来了广阔的宇宙观。在博尔赫斯看来: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未来。这是一种迷人的想象。因为分岔,时间便不是一条纵贯线,而成为能够平行、交叉、重叠的网格。陈春成在同样时空观下显示出更为自觉的故事意识。他采用解谜的方式承载自己的时空想象,为不同时空中的人物建立更为紧密的关联,让多维时空交叠更为合理,若干故事衔接更有趣味。当人物带着谜题在充满岔路的故事中行走,故事讲述就成为一个迷人的过程。
既然要解谜,在谜面和谜底之间,作者必然要设置一条隐秘的通道。于是,这个通道或者出现在不同时空中两艘潜水艇相遇的瞬间,或者显现为“我”藏钥匙过程中对蛱蝶碑藏处的顿悟,或者成为老叶叔叔小说中与现实里一致的空白笔记,或者是“我”从狐狸、乌龟那里匀来的生命长度。它时而是童子手到酒成、如有宿慧的神力,时而是始终在世间飘荡的《红楼梦》残片,时而成为对神秘的“湖”的最终发现。特定场域里,通道洞开于“我”对张焕的梦、祖父的故事、旧校刊里的诗的理解;规定情境下,通道又变成被误认为幻觉的那些小黑点消融的过程。
这条隐秘的通道以不同形式隐藏在故事里,等待各条故事线索聚合。当万涓归海、谜底揭开的时刻,它被轰然照亮,原来,所有看似偶然的故事都存在着必然联系,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都不是孤绝的存在。
真实:是否“眼见为实”?
因为着意抹平现实与超现实的界限,将超现实书写成另一种现实,给超现实世界以现实的解释,陈春成小说便在亦真亦幻中不断证明着那个隐秘的超现实世界的“真实”。
以《夜晚的潜水艇》为例,这部作品便是借助“真实”现实去证明“真实”超现实的故事。一位澳洲富商的潜艇阿莱夫号在塞罗海域探测,只为寻找博尔赫斯随手丢到海里的硬币。它曾卡在深海珊瑚礁间,一艘蓝色潜水艇发射鱼雷击碎了珊瑚礁,使它获救。这艘蓝色潜水艇来自中国少年的幻想世界,它无意间闯进了阿莱夫号的现实。而后,两艘潜艇各行其道、音信两茫。当中国少年停止幻想,不仅时空通道关闭,二者再无相遇可能,而且就连那艘夜晚的蓝色潜艇都不会再出现于任何一个时空。故事讲述过程中,陈春成不断用“1966年”“1985年”“1997年”“1998年”“1999年”等现实世界中真实、明确的时间,以及清晰的故事逻辑链条,证明超现实世界中那艘蓝色潜水艇的行使轨迹。并以“录影带”这种纪录片方式,让“现实”目击“超现实”,见证超现实时空与现实时空融会的时刻,从而给超现实时空的故事以极具真实色彩的证词,给时空谜题一个合理的答案。
陈春成意在说明:所谓“真实”,不仅存在于眼见的现实世界中,也存在于隐秘的精神世界里。而为了证明隐秘的精神世界之“真实”,他依然使用了“眼见”的传统办法,通过打开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的通道,实现对超现实世界的“眼见为实”。陈春成并不想以潜意识世界的真实代替“眼见为实”,而是在某种“熟悉感”“似曾相识”的体验中,让两种真实并行不悖、互为因果,拓展对于世界的广阔性、丰富性、神秘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写作伦理。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zonghexinwen/2021/0226/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