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驰骋在自己的文学原野上——访作家王新军

来源:作家天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6 10: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王新军 1970 年生于甘肃玉门。现为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连续三届入选 \" 甘肃小说八骏 \"。其小说《民教小香》曾获上海第六届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篇小说

王新军

1970 年生于甘肃玉门。现为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连续三届入选 \" 甘肃小说八骏 \"。其小说《民教小香》曾获上海第六届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篇小说奖;荣获第四、五、六、七、八届甘肃省敦煌文艺奖,连续六次荣获甘肃黄河文学奖,荣获第一、二、三、四届酒泉飞天文艺奖等 50 多个奖项。被授予第四届酒泉十大杰出青年、甘肃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 \" 四个一批 \" 人才,酒泉市(2017 — 2019)领军人才(第一层次)。1988 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绿洲》《小说界》《中国作家》《人民文学》等国内 50 多家报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和散文诗歌 300 多万字。中短篇小说《文化专干》《农民》等先后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杂志转载。

王新军是甘肃 \" 小说八骏 \" 中最年轻的作家,在众多优秀作家中脱颖而出,必然有其不能被代替的文学特质。熟悉王新军的读者能感受到,他的很多作品中有意无意地体现着 \" 农耕 \" 与 \" 游牧文明 \" 的交融与碰撞。有作家评价:\" 王新军尽管生活在漫漫黄沙遮天蔽日、戈壁绿洲错落分布的西部边陲小镇——玉门,但其创作却不是如黄沙般浑浊,戈壁般荒凉,而是如一湾清泉、一缕清风般慰藉着疲惫的心灵、温润着苦难的人生。\" 雷达先生更精辟地形容过他的文字:\" 给农耕诗意中滴进了一滴游牧文明的含着沙尘味儿的粗犷颜料 ……\"

这种文字上自然而然地流露和滋养他的河西大地是分不开的。\" 我的出生地河西走廊是一个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交融的地方,农业区与牧业区都很广阔,这事实上给了我的创作很大的想像空间。这片让我感到荒唐并心生敬畏的土地,就是河西走廊西部的绿洲,它在荒凉的罅隙中固执地存在着。这里曾经是羌人的游牧之地,也是匈奴、月氏等多个游牧民族肥沃的牧场,自从汉人来到这里,平坦的地方便被开始种植,牧场退到了荒漠戈壁和高山上。于是,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便在这里被共同哺育着。这里撼人心魄的空阔与粗犷,被天然地定义为自由的象征。一方山水管辖着的简朴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塑造了生长在这里的人们。\" 王新军从小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给了他多重的创作思维和丰富的想象。王新军说,\"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为远方横亘的群山和脚下绵延不绝的土地感到惊奇,天地之间,仿佛不是我向它们走去,而是它们在向我涌来,它们指引旖旎的河水环绕村庄,又在某一时刻毫不留恋地将村庄抛开,与时光一起扬长而去。它们让戈壁贫瘠地寸草不生,也让奔驰的群山裸露出坚硬的石头。这番天地就这样在我眼前显示着它们微妙的秩序。\"

其实,这片一直被中国历史称为 \" 边地 \" 的地方,西汉时便以出产天马而闻名于世,也孕育出其特有的文学意境。\" 唐以后,这里以边塞诗的形象在文学史上穿行千年。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文明在此交汇、演变、东渐。一条河西走廊,仿佛每一块石头都记载着不同的故事。于我而言,这里埋葬着我的祖先和他们的故事,我在他们的经验中探索着自己的生活。这里是属于我放逐心灵的版图,它早已将其复杂的密码植入我的血肉之躯。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血统复杂的汉人,我不知道自己身上遗传了怎样复杂的基因。也许写作就是我破译这些密码的行为艺术 ……\" 只言片语中,王新军以诗意的语言流淌着自己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1997 年,王新军曾经应《绿洲》杂志之约写过一篇题为《固守西部》的小文章,他也以此来告诉记者自己创作初期的写作理想。\" ‘固’就是坚毅不动摇,结实、牢靠的意思;‘守’则是守住自己的内心安宁与平静,这平静当然是多意的,其中我觉得应当包含着‘灵动’的意思,是一种宁静而自由的象征。如今近 30 年过去了,我的写作视野,始终没有离开过这片亦耕亦牧——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掺杂、相互渗透的地方,这便是我创作意义上所固守的西部。\" 王新军告诉记者。

谈起自己的写作经历,王新军说:\" 我的写作是从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入手的,迄今为止我写下了关于故土的文字已有 200 余万字,但时至今日,我都没有完全理出怎样对这片土地进行书写的头绪。我想也许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在表达时反而笨拙而木讷,即便如此,我仍然喜欢在语言的美感和作品的意境上下工夫,寻找这篇土地的意义。这些年来,从《农民》《大草滩》《民教小香》大地上的村庄系列,到《坏爸爸》《八个家》系列、《最后一个穷人》《爷爷的秘密》等,我都在不经意间追求着这种美。我就这样在梦想与地域之间、在现实与意蕴之间摸索着,我努力地在自己的文字中呈现着属于这块土地的特色。\"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zonghexinwen/2020/0916/546.html



上一篇:作家唐国明为什么说,世上不是没读者,是你没
下一篇:河湟谷地“筷子作家”:十年著书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