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速围观!2020江苏高考作文,作家吴锡平的范文来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每年高考,作文总是绕不开的话题。2020年是江苏卷的最后一年。今天(7月8号),记者特别邀请扬州大学副研究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写出下水文,快来看看作家是如何构思写作的吧
每年高考,作文总是绕不开的话题。2020年是江苏卷的最后一年。今天(7月8号),记者特别邀请扬州大学副研究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写出下水文,快来看看作家是如何构思写作的吧。
2020江苏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吴锡平,扬州大学副研究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至今已发表散文、随笔、思想评论等作品500余篇,80余万字,发表各类新闻报道作品300余篇次,多次获全国、全省好作品奖。散文《幸福离财富多远》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著有文集《率性而读》。
“茧房”之外,是你的未来
吴锡平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出自2000多年前《战国策》中的话,精准地描摹了当今智能互联时代我们很多人的网络生存现状。
是的,在线上,在云端,我们正越来越多地栖居在微信群、QQ群、夸夸群等等各种各样的群组里,栖居在微博“关注”列表里、公众号订阅栏里。“因为爱,所以爱”,“趣”不同,不相为谋。我们越来越多地凭借爱好和兴趣,有选择地选择“同类项”,与趣味相近者抱团。或因信服,为“意见领袖”而赞;或因崇拜,为“爱豆”评论;或因亲情友情,为朋友圈熟人转发。
这是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图景:在无边无界、无穷无尽的互联网上,我们却正越来越乐于蛰居在信息的“茧房”中。“近”我者赞之、挺之,“远”我者无视之,甚至鄙视之。兴趣相同、气味相投,是我们共同的名片。我们把“一切皆有可能”,简省缩略为“我喜欢,我存在”。我们在这样的“茧房”里一点点形塑未来的自己、类型化的自己。
互联网生而自由,而我们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而且吊诡的是,这枷锁恰恰来自于我们自己。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不过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芦苇固然脆弱无比,疾风可摧折,雨雪可压垮,但思想让人拥有无比高尚的尊严,让人屹立在天地之间、万古洪荒。回望人与自然共生的几百万年,走出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走过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迎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进而向智能时代进发,思想是人最大的依凭。互联网时代,人依然脆弱,但思想的光芒依然夺目闪耀,引领人类文明达到了亘古未有之高度。
然而,思想的生发,在于不趋同、不盲从,在异质中掘金,在质疑中演进。同质化、圈子化,恰恰是创新、创造和思想进步的大敌,它让活力成为无源之水、失本之木。没错,兴趣是我们的通行证,但“茧房”却是我们的“舒适区”,是煮熟青蛙的那锅温水。《哈利波特》里有一句话:“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人的,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世间万物缤纷多彩,我们也因为独一无二,而为这多彩赋魅、赋能。在越来越智能的生活里,让我们的脚步慢一些,等等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心性回退一些,守住我们原初的热爱。穿行在人类社会这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旅程里,让我们多保持一点好奇、警醒、开放和包容。
“茧房”之外,思想无界。
“茧房”之外,是你的未来。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编辑/玉洁)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zonghexinwen/2020/070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