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塔里木的诗在哪里访上海知青作家胡尔朴先生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6年10月的一天,我在新疆阿拉尔市大剧院的彩排现场,对原兵团第一师十团上海知青、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胡尔朴先生进行了专访。晚上,这里将上演一场由回沪知识青年组建的
2016年10月的一天,我在新疆阿拉尔市大剧院的彩排现场,对原兵团第一师十团上海知青、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胡尔朴先生进行了专访。晚上,这里将上演一场由回沪知识青年组建的“上海塔河知青艺术团”创作的“浦江人?塔河情”文艺节目。胡尔朴是随团记者。 简单的寒暄之后,我打量着年逾古稀的胡尔朴先生,他个子不高,脸庞瘦削,淡淡的眉毛下,有一双和善而炯炯有神的眼睛。 交谈中,我得知胡尔朴先生是在1965年7月,与大批上海知识青年响应祖国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胜利十五场(今第一师十团)务农。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胡尔朴先生曾从事过农工、拖拉机驾驶员、钳工、教师等职业。那些坎坷经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1980年,胡尔朴由十团调到《新疆文学》杂志社担任小说编辑;1989年,他赴武汉大学作家班深造,获得本科学士学位,后来成为新疆作协的专业作家。2002年退休回沪定居后,他年年返疆,一住就是半年,有时长达一年,比他在上海居住的时间还长。他说这里有他的青春足迹和对第二故乡深深的眷恋。 正如胡尔朴先生所说,他要用他手中的笔,讴歌新疆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那段难忘的岁月,刻骨铭心的“知青情结”以及塔里木这片充满诗意的热土。这片热土、这份情感早已融入他的血脉。 接下来的交谈中,我又得知胡尔朴先生迄今已发表作品300余万字 ,即长篇小说《塔里木的诗在哪里》《阿凡提新传》、中篇小说集《蝶之灰》、微型小说集《旋转的飞船》《钟非钟》。他还是100集三维动画片《少年阿凡提》的主要编剧之一,此作品获得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塔里木的诗在哪里》是一部反映上海知青在塔里木农场屯垦戍边生活的长篇小说,情节真实、故事生动,成功塑造了沙柳、汤莹莹、周铁锤等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激情岁月里,青年人的理想与奋斗轨迹。全书36万字,于2015年出版。 如今,74岁的胡尔朴先生依然笔耕不辍,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塔里木的诗在哪里》姊妹篇《浦江人家咏叹调》,讲述的是五户上海知青家庭在塔里木农场悲欢离合的故事。第一稿已于2016年11月份完稿。为了精益求精,胡尔朴先生正在修改第二稿,预计今年4月底完成终稿。 当谈及创作中有哪些难忘的事时,胡尔朴先生感叹地说那时初学写作,很苦,白天上班,赶牛车拉柴禾,晚上熬夜爬格子,投稿、退稿,再投稿,再退稿……可他从没有想过放弃。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他对事物的敏锐性、洞察力也在不断提高,创作渐入佳境,且收获颇丰。胡尔朴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在他当编辑的时候,还慧眼识珠,成为一些人的伯乐,他们现在已是国内知名作家,如王刚、红柯、董立勃、阿拉提?阿斯木等。 还有一件让他记忆犹新的事,上世纪70年代初,他创作的短篇小说《老上海纪闻》,收到第一笔97元稿费,当时他激动的心情远远超过了后来收到的一笔18万元的稿费。那种被认同的成就感,让他觉得写作再苦再累都值。 在采访将要结束时,我请胡尔朴先生谈谈在新疆的生活和感悟。他感慨万千地说,当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挑百斤担、吃野菜饭、住地窝子的那些往事,虽然已过去多年,但那份挥之不去的“知青情结”“塔里木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厚重,难以忘怀。他说:“艰苦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为我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果生活平平淡淡,也许我不会成为作家。” 我能理解他们那代人对那段难忘岁月的朴素情感。我想,也只有经历过艰苦生活锤炼与洗礼的人,才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和从容坦然的生活态度。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当年的上海知青都已步入古稀之年,然而那段历史不会泯灭,它让后人铭记当年的热血青年为党分忧、为国担当的气概和他们在新疆这块热土上含辛茹苦、无私奉献的业绩。一代上海知青的坚实足迹,与日月同辉,伴天地共存。 塔里木的诗在哪里?在兵团,在阿拉尔这片热土,在胡尔朴和十万上海知青的心坎里。 2016年10月的一天,我在新疆阿拉尔市大剧院的彩排现场,对原兵团第一师十团上海知青、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胡尔朴先生进行了专访。晚上,这里将上演一场由回沪知识青年组建的“上海塔河知青艺术团”创作的“浦江人?塔河情”文艺节目。胡尔朴是随团记者。 简单的寒暄之后,我打量着年逾古稀的胡尔朴先生,他个子不高,脸庞瘦削,淡淡的眉毛下,有一双和善而炯炯有神的眼睛。 交谈中,我得知胡尔朴先生是在1965年7月,与大批上海知识青年响应祖国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胜利十五场(今第一师十团)务农。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胡尔朴先生曾从事过农工、拖拉机驾驶员、钳工、教师等职业。那些坎坷经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1980年,胡尔朴由十团调到《新疆文学》杂志社担任小说编辑;1989年,他赴武汉大学作家班深造,获得本科学士学位,后来成为新疆作协的专业作家。2002年退休回沪定居后,他年年返疆,一住就是半年,有时长达一年,比他在上海居住的时间还长。他说这里有他的青春足迹和对第二故乡深深的眷恋。 正如胡尔朴先生所说,他要用他手中的笔,讴歌新疆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那段难忘的岁月,刻骨铭心的“知青情结”以及塔里木这片充满诗意的热土。这片热土、这份情感早已融入他的血脉。 接下来的交谈中,我又得知胡尔朴先生迄今已发表作品300余万字 ,即长篇小说《塔里木的诗在哪里》《阿凡提新传》、中篇小说集《蝶之灰》、微型小说集《旋转的飞船》《钟非钟》。他还是100集三维动画片《少年阿凡提》的主要编剧之一,此作品获得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塔里木的诗在哪里》是一部反映上海知青在塔里木农场屯垦戍边生活的长篇小说,情节真实、故事生动,成功塑造了沙柳、汤莹莹、周铁锤等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激情岁月里,青年人的理想与奋斗轨迹。全书36万字,于2015年出版。 如今,74岁的胡尔朴先生依然笔耕不辍,正在创作长篇小说《塔里木的诗在哪里》姊妹篇《浦江人家咏叹调》,讲述的是五户上海知青家庭在塔里木农场悲欢离合的故事。第一稿已于2016年11月份完稿。为了精益求精,胡尔朴先生正在修改第二稿,预计今年4月底完成终稿。 当谈及创作中有哪些难忘的事时,胡尔朴先生感叹地说那时初学写作,很苦,白天上班,赶牛车拉柴禾,晚上熬夜爬格子,投稿、退稿,再投稿,再退稿……可他从没有想过放弃。随着创作经验的不断积累,他对事物的敏锐性、洞察力也在不断提高,创作渐入佳境,且收获颇丰。胡尔朴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所成就,在他当编辑的时候,还慧眼识珠,成为一些人的伯乐,他们现在已是国内知名作家,如王刚、红柯、董立勃、阿拉提?阿斯木等。 还有一件让他记忆犹新的事,上世纪70年代初,他创作的短篇小说《老上海纪闻》,收到第一笔97元稿费,当时他激动的心情远远超过了后来收到的一笔18万元的稿费。那种被认同的成就感,让他觉得写作再苦再累都值。 在采访将要结束时,我请胡尔朴先生谈谈在新疆的生活和感悟。他感慨万千地说,当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挑百斤担、吃野菜饭、住地窝子的那些往事,虽然已过去多年,但那份挥之不去的“知青情结”“塔里木情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厚重,难以忘怀。他说:“艰苦生活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为我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果生活平平淡淡,也许我不会成为作家。” 我能理解他们那代人对那段难忘岁月的朴素情感。我想,也只有经历过艰苦生活锤炼与洗礼的人,才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和从容坦然的生活态度。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当年的上海知青都已步入古稀之年,然而那段历史不会泯灭,它让后人铭记当年的热血青年为党分忧、为国担当的气概和他们在新疆这块热土上含辛茹苦、无私奉献的业绩。一代上海知青的坚实足迹,与日月同辉,伴天地共存。 塔里木的诗在哪里?在兵团,在阿拉尔这片热土,在胡尔朴和十万上海知青的心坎里。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1/0425/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