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禅门太极远天地智慧奇非遗禅门太极拳传承人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静住云归处,晨起太极风。日出煮茗茶,花圃植古丛。翰墨托豪素,踏海舞神锋。对月抚瑶琴,灯下阅金经。”此乃李远奇先生在深圳湾畔“云归处”(禅堂号)的日常生活。走进禅
“静住云归处,晨起太极风。日出煮茗茶,花圃植古丛。翰墨托豪素,踏海舞神锋。对月抚瑶琴,灯下阅金经。”此乃李远奇先生在深圳湾畔“云归处”(禅堂号)的日常生活。走进禅堂,但见墙上悬挂的古琴、长剑、酒葫芦,厅堂上供着千手观音,茶室内墨宝生华,书香扑面,一排古朴的橱架上陈列紫砂茶壶、精致木雕、文玩摆件,处处透着生活的雅趣。李远奇每次云游或讲学归来都在此休隐、打坐。他面色红润,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微胖身躯行动生风,一举一动都透着儒雅和敦厚。李远奇是禅门太极拳的掌门人,也是该拳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看得出,他的身上既有典型中原人的务实谦和,又有特区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拓智慧。
禅太极初遇少年郎
禅门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是中国古老的内功拳种之一。南北朝梁武帝时,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西来,落迹嵩山少林,将《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传入东土,僧人早晚诵经念咒,参禅入定。隋唐以降,少林寺中兴鼎盛,武僧云集,禅拳一如。由于经中所言极抽象,难以参透其无上妙境,有些武僧便琢磨着将经中观世音菩萨的六十三个显像化身,通过形象的肢体运动演练出六十三个动作套路的拳法,逐渐产生了“大悲陀罗尼拳”。随着日月的更换,和尚们将太极的修炼功法融合进来,形成了少林寺中的内功陀罗尼太极禅拳,因出自佛教禅宗,故名曰“禅门太极拳”。
由于此拳只在禅门之中口传身教,单线独授,故其踪迹隐秘,世人罕知,习此拳者甚少。到清朝末年,陵罗寂乘禅师将禅门太极拳传入民间,由清末居士张纯一传习此拳。张纯一传张厚存,张厚存传李远奇。据少林寺名誉方丈德禅法师(1907—1993)回忆:“1925年在武汉归元寺遇张厚存先生,闻有少林禅门太极拳,乃‘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咒演绎而成,属少林内功拳法之一种,甚为罕见,失传已久。”德禅法师再三嘱咐李远奇:要将少林禅门太极拳挖掘、整理、发展、继承。这是李远奇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
静住云归处 隐逸于古琴
即兴泼松墨 山水托豪素
李远奇祖母范敏文先生
李远奇在武当山紫霄大殿前演练“拨云见月”(1978年)
与少林寺名誉方丈德禅法师在一起(1986年)
对童年的李远奇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有两位:一位是祖母范敏文,一位就是外祖父张厚存。祖母是一位聪敏好学、博闻强记、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女性,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皆熟记于心,兼通释、道,尤善吟诗作赋,被称为范敏文先生。博学的祖母常年吃斋念佛,心地善良,李远奇自幼就是祖母带大的。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耳濡目染,与别家孩子自不一样,笃实中透着机敏。李远奇9岁跟随外祖父学习少林拳,十几岁开始学禅门太极拳。外祖父是位内功极高的武术拳师(七十岁时仍能开人于丈外),对习武的李远奇要求极其严格、苛刻,不仅拳法套路理势圆通,更要求德艺双全,禅武并重,内外兼修。这为李远奇打下扎实的武术基本功。也是从那时起,李远奇养成了一个勤奋习武的好习惯,即便后来参加工作(河南省平顶山市高压开关厂),他也没有放弃,依旧刻苦练习,亦无间断,可以说勤奋的习惯让他终生受益。
起势合掌
李远奇(第二排正中)与平顶山团市委合办首届武术夏令营(1987年)
李远奇在海南三亚禅门太极健身中心教拳(1989年)
李远奇和河南省武术队的队友们一道庆祝恩师李德成教练75大寿(2015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84年,当时的国家体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河南省平顶山市体育局干部夏西山等人听说青年工人李远奇会一套与众不同的拳法,当即找到了李远奇。当李远奇打出这套精彩奇特的太极拳时,夏西山一下就被吸引了。这位平顶山市体育局的干部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套拳法竟然与禅宗一脉相传,而且内涵深厚。后经考证发现,禅门太极拳历史可追溯上千年,这可是中国武术界一笔宝贵财富。夏西山当时很激动,马上整理资料,报到河南省体委、省武术馆。禅门太极拳很快引起了省体委和省武术馆的高度重视。时任河南省武术馆馆长的石其山先生和武管中心的赵国华等领导来到平顶山,挖掘禅门太极拳。禅门太极拳成为河南省传统武术挖掘的重要成果。李远奇作为这一拳种的传承人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机遇,1985年他被河南省体委体工大队武术队总教练李德成老师破格选拔,调入河南省武术队,从此成了一名专业的武术运动员。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1/0316/898.html
上一篇:信赖生活
下一篇:周易交感论与李白天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