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基于中医学理念的我国传统中和思想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基于中医学理念的我国传统中和思想⑥詹小美[摘要]以“中和之气,以治百病”为核心思想,以“启阴感阳,人乃自生”和“四诊会参,复方治疗”为基本内容的中医学理论,渊源于中
基于中医学理念的我国传统中和思想⑥詹小美[摘要]以“中和之气,以治百病”为核心思想,以“启阴感阳,人乃自生”和“四诊会参,复方治疗”为基本内容的中医学理论,渊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植根于传统中和思想。[关键词]中和阴阳气天地[中图分类号)B21;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6)09—0060—03植根于神州大地的中医学,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传统学科中唯一能够独立发展,与西方医学长期犄角抗衡以至于斯的一门学科。中医的理论、临床辨症、处方、用药、治疗,以至于防病、保健、养生……,处处都体现、渗透着中华传统中和思想的观念、方法和思维方式。一、“中和之气,以治百病”“中医”一词起于汉代。《汉书·艺文志》中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一语。此“中医”是指“草木药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奇,以通解结,反之于平”。显然,“中医”一词的意思是以“中和之气”医治百病,亦即《汉书·艺文志》所言:“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使人体内部阴阳二气恢复中和之常态,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中医学最早的经典《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内部阴阳二气以及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处于协调、中和而相对平衡状态时,就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即所谓“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如果人体内部阴阳不平衡,“中和之气”受到破坏,就有可能引起疾病。“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正因如此,医疗治病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人体内部阴阳二气的平衡,消除病根,健身守气,维持生命的延续。据此,中医把疾病分为热症、寒症两大类别,分别实行“热症寒治”、“以温散寒”的治疗方法,使病人体内阴阳二气得以平衡,从而恢复健康,延年益寿。在养生方面,中医讲究食物的性味。凡体质偏热者,忌食温热性食物,宜食凉性食物;凡体质虚寒者,则忌食凉性食物,宜食温热性食物。这就叫做“致中和,防百病”。对于人的情性,中医提倡“少私、寡欲、清静”,认为“克己奉公,心地坦荡,必得长寿”,而“心表和”可使“病无可居”。(《吕氏春秋·达郁》)“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汉书·艺文志·房中》)历代不少行医之士根据“静中养生”的原理,创造了以“头空、心静、身松”为特点的“静坐功”,或模仿龟鳖好静、蓄气、耐饥的体态,编造了龟鳖气功,以守心意,以静养气,对于健身养生有切实之效。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人的情欲往往难以克制,以致“相火妄动”,因而人体内部“阳常有余,阴则不足”。于是他提出了临床治疗上的“滋阴降火”之法,用“滋阴降火之剂”,使体内阴阳二气常保平衡,就可达到“气血冲(中)和,万病不生”(《丹溪心法》)的目的。上述“中和之气”的医理,究其原委,实出自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庸”与“和谐”的民族精作者简介詹小关,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广东广州,)。神。《尚书·大禹谟》说:“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惟有分析,惟有综合,才能正确掌握中正之道。孔子提出“中庸”之道,(《论语·雍也》)认为“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纣L记·中庸》)据朱熹所注,“中”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就是平常,切实可行。这说明了孔子主张在实际生活中,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取其中道,适可而用,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他说的“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和“允执其中”(《论语·尧曰》)也是这个意思。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在商、周甲骨文、金文中已经有了“和”字,“谐”字最初见于《尚书·舜典》。和谐二字意义相同,皆源于编管乐器“以和众声”、“八音克谐”,引伸为协调、调和、中和之意。西周太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他认为“和”与“同”有别。“以他平他谓之和”,“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孔子进而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沦语·为政》)与把雷同的各种因素简单地凑合起来的“同”相反,“和”就是把不同的事物调和起来,实现多样性的统一。后代学者进一步把这种和谐的思想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形成了包括“天人合一”、社会和谐、人际和谐等内容在内的传统精神。总之,中和思想是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它渗透于中华民族的哲学、伦理、政治、文学、艺术以至科学技术等一切领域,而祖国医学“中和之气”的理论,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应用和表现。二、“启阴感阳,人乃自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合气”、“启阴感阳”的产物。荀子说:“天地合气,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淮南子·天文》也说:“阴阳和合,而生万物”。正因为世界万物因和谐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而生长、成熟,也因和谐的流失、损缺和不足而衰竭、消亡,所以《中庸》把和谐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有了和谐,天地阴阳才能各就其位,各得其所,宇宙万物才能生长、发育和壮大。《太平经》进一步认为不仅宇宙万物,而且人类自身也是在“天地合气”、“阴阳交感”之中产生的,所谓“和气生人”。该书说:“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齐心,其生万物”;(《太平经·三合相通诀》)“启阴感阳,乃育中和,是为人类”。(《太平经·上清洞真品》)哲学家王充也提出了“阴阳之气,凝而为人”的论断。(《论衡·论死》)他说:“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论衡·自然》)“天地合气,人偶自生。犹夫妇合气,子之白生也。且夫妇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论衡·物势》)在这里,王充以人类“中和自生”的元气自然论,否定了“天地故生人”的目的论。上述“天地合气”、“启阴感阳”、“人乃自生”的和谐元气论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而以中医学表现得最为充分。中医最早的经典《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也说:“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万物;人生之道,以阴阳二气生养百骸”。显然,这是人和万物皆产生于“天地合气”的思想在医学理论上的深刻表现。既然人与万物皆产生于天地阴阳“中和之气”,那么人又何以区别于宇宙万物呢?王充认为这是由于人和万物“禀性受气”的厚薄精粗不同所致。在他看来,“能飞之物,生有羽毛之兆,能驰之物,生有蹄足之形”,(《论衡·道虚》)而人因为有“血脉”而禀受了精细的元气即“精气”(又名“元精”),所以能够成为万物之中唯一“有智慧者也”。(《论衡·辨案》)在这里,王充把精神视为物质性的精气,是不科学的;但他肯定了人是“中和之气”的产物,形体产生精神,则是合理的。在只有人类才有“精气”(即“元精”)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中医学进一步将“精气”作了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剖析,提出了精、气、津、液、血脉的概念,认为“气先于形”,“气合而有形”。(《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结论是“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黄帝内经·灵枢·决气》)“一气”即“中和之气”。就是说,“中和之气”的升降出入存在于每一个生命的全过程,是人体新陈代谢作用和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1/0208/709.html
上一篇:天人合一 天地同构——樊正伦教授谈中医为什么
下一篇:中医非文化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