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师传千古,德育天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核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也同样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可见教师队伍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核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也同样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可见教师队伍素质关乎教育之根本、国家之兴衰,不可谓不重也。那么,对于教师素质我们要用什么根本标准来评价呢?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好教师呢?
师道源远,传承千古,随着时代更迭不断与时共进、薪火相传,对于教师的评判有着诸多标准,既有“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这样以教育方法为主体的评判标准,也有“善教,民爱之……善教得民心”以教育目的为主体的评判标准。但无论是哪个时代,无论是哪一种评判体系,师德绝对是考量教师的重中之重,因此儒学经典中不论是“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还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无不体现了师德的尊崇地位。到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因此,教师素质、教师的好坏应该以其师德为根本标准进行评价。
好教师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高尚的师德一定是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认为师德可分为四个种类。
第一种师德是人德,即作为一个社会人基本的道德,这也是师德的最低要求,是教师从教的最低门槛。人何以为师?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渊博的学识是可以为师的基础,端正的品行才是可以为师的关键。“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的第一任务乃是传道,这里的“道”即包含了做人道理和社会道德。如果连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学识再高也只会是教师队伍中的败类。近年来媒体曝光了多起高校教授猥亵学生、教师暴力殴打体罚学生的案例,这些教师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都没有,丧失了教师的基本底线,也给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带来了巨大冲击,所以人德作为教师从教的底线绝不可逾越。
第二种师德是教德,即作为一名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品德,可以说是评判教师好坏的界线。为人师表贵在表率示范,通过自身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拥有同样的德行,故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个需要继承的“志”,讲的就是教师的高尚品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和引导意义,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所以我们常常说“身教大于言传”,言传的效果要用身教来保证。
要做好学生的表率,首先必须有高度的自律,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率先遵循。教师希望学生为人正直,自身先要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为人行事也要堂堂正正;教师希望学生能认真听课,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授课,要下功夫做好课堂设计。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教师自己做出榜样,学生才会信任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还需要说话诚实守信,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代课老师魏敏芝答应代课期间班上的学生一个都不会少,中途虽然有学生辍学,但是其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找回了学生,守住了自己的诺言。一句简单的承诺,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浓浓爱心,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还需要精研教师专业技能,在学识上引领学生。在《论语》中我们最常见的有“子路问”“子夏问”“子贡问”等各种孔子弟子的发问,孔子通过自己渊博的学识以及与学生的探讨,或回答、或启发学生解决了一个个问题,让学生感到深深折服。所以教师要在所教授的知识方面成为学生的榜样,一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教师,很自然地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和钦佩,也能更好地深入浅出地为学生授业解惑。
第三种师德是业德,即教师将教学当成终身事业,淡泊名利,全身心奉献的崇高师德,是对于好老师更高层次的要求。为师者,其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最终乃是为了弘道,即弘扬师道精神。教师要有弘道精神,要舍弃名利得失,以卓行特立的修养,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如此方能通过传道授业,开拓一代师道新风。
要求教师淡泊名利,并非是让教师安于清贫,而是要求教师在师道上正当追求,淡泊外道的功名利禄,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因为教师本不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对于欲存业德的教师而言,自然要求也是更高。当今社会,市场化的氛围渗透了各个领域,教育事业也难以避免。市场化扭曲的名利观,让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择手段追逐名利、沽名钓誉、利欲熏心之辈,部分“明星”教师、电视“专家”喧嚣尘上,难道师道的传承就靠这些教师?显然不可能!阳光之下确有阴影,但是光明普照才是主流,师道的传承,依靠的是千千万万为了教育事业而奉献终身的教师,他们“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却在每时每刻燃烧着自己,书写着师道最绚丽的篇章。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0/1228/687.html
上一篇:《老子》“动而愈出”解
下一篇:禅门太极远 天地智慧奇 ——非遗禅门太极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