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天地》收稿方向[05/28]
- · 《作家天地》投稿方式[05/28]
- · 《作家天地》征稿要求[05/28]
- · 《作家天地》刊物宗旨[05/28]
冯骥才的文人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安:你在从事文学之前专业作画和现在作画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冯:以前我是职业画家,现在是“文人画”。以前我必须天天画,现在我心里想画才画;以前的画都是依照绘画的规律想
安:你在从事文学之前专业作画和现在作画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冯:以前我是职业画家,现在是“文人画”。以前我必须天天画,现在我心里想画才画;以前的画都是依照绘画的规律想出来,讲究笔墨功力与构图,追求视觉效果;现在完全是信由心性。
安:信由心性是一种什么感觉?
冯:放开心灵,抒发情怀,每一笔像是心里抒发出来的,画画时的感觉很美。有时还像写文章——边写边深化自己。
安:你的一二十年作家生涯是否改变了你?
冯:是的。主要是一进一出两个方式。进的方式是感受生活的方式,出的方式是表达内心的方式。画家感受世界是用眼睛,作家感受世界用心灵;画家的表达方式是呈现,作家的表达方式是叙述。我不知不觉运用了作家的方式。
安:叙述?这是一种文字的方式。你怎样用笔墨来叙述?
冯:比如我那幅《忧伤》,借用晚秋的山水叙述心中一种莫名的伤感。先是在浓重的泥岸上生出一片凋零和衰落的秋树,它们无力地低垂着稀疏的枝条;然后是阴冷的天气里,隔岸迷茫的景物,都在加重此刻的寂寞和无奈。这一切,似乎被两只失群而飘泊的鸟儿感受到了,它们沉重地扇动着疲乏的翅膀飞着……你听我这么说是不是在叙述?上述的形象细节是一个个加上去的。如同散文的语言一句句逐步深化。
安:这确实很像散文。
冯:所以我说我的画有“可叙述性”,应是一种散文性。
安:古代文人画的文学性是指诗性,或诗意。
冯:我不排斥诗意。诗与画的结合是古代文人画的重要特征。诗的意境往往集中在一个静止的点上,作画时便围绕着这个“点”状的诗意来营造。但散文的意境不同,它是线性的,它要靠一个个细节动态地加深,就像写文章一样。
安:这很有意思,绘画过程本来就是线性的。
冯:在欣赏过程也是线性的。
安:为什么你要强调散文性?
冯:因为散文更接近我们这个时代的方式。
安:这就是你“现代文人画”中的“现代”吗?还有谁也是这样?
冯:它是我区别古人的主要一点,当然还有别的——我放在后边说。具有叙述性的绘画有两位画家,一是林风眠,一是日本的东山魁夷。
① 冬日的诗 2007 年尺寸:54cm×78cm
安:林风眠好像没写过散文。
冯:和他写不写散文没关系。我是说他的画具有叙述性,可以像散文那样一句一句叙述出来。林风眠还有一种伤感气质。画面的主调低沉又深沉,我很喜欢。谈到林风眠,还有一点我很注意。他有一段话这么说的“中国现代艺术因构成之方法不发达,结果不能自由表现情绪之希求,因此当极力输入西方之所长,而期形式上之发达,调和吾人内部情绪之需求”。我们称赞林凤眠在中西艺术上结合的成功。他这段话却道明这个成功的关键,即为了“自由表达情绪”。这正是文人画的本质。
安:你的话可以证实到你身上隐约有点林风眠的影子——这是我早已感到的。有时有,有时没有。请你谈谈,还有哪些画家影响了你?
冯:还有东山魁夷,他也是散文家。
安:我读过他的散文,确实非常美,十分宁静,和他的画一样。有喜多郎的音乐那种空灵感。你们的气质有些相像。
冯:能在气质上影响我的不多。凡是在气质上影响我的,都和我的某些气质接近。
安:你这个人很达观,喜欢朋友,爱说笑话,平常公开的场合里几乎看不到你有伤感的气质,也看不到你会沉溺于宁静。但你的画确实有一种或浓或淡伤感,为此你最喜欢借用秋天的事物,有些画还近于苍凉,比如《秋之苦》、《往事》、《心中的风雪》等等。你的画大多是十分宁静的。你的画为什么和你这个人不一致。
冯:还是一致的。你刚才用了一个词很重要,就是“平常公开场合”。很多人对我的印象是从各种公开场合中得出的。但我的画所表达是我心灵更深层、更本色的部分。
安:我承认你的画的气质魅力往往就在这一面上。你为什么把自己这一面刻意埋藏起来?你是不是有两重人格?
冯:这已经超越我绘画的问题了。
安:好,现在回到别人对你的影响方面。有哪些画家你很喜欢,但对你没影响,为什么?
冯:八大和齐白石都是我至尊至爱的画家,但对我毫无影响。主要是我的气质与他们截然不同。此外,在艺术上我不需要像他们那样提炼笔墨。我从不炫耀笔墨和技巧。
文章来源:《作家天地》 网址: http://www.zjtdzz.cn/qikandaodu/2020/1217/675.html
上一篇:杰出公民
下一篇:“红色经典”插图设计对现代书籍装帧新启示<